Renlai Monthly No.78 2011-01
人籟論辨月刊 第78期 2011年一月號 《島觀太平洋》- (13.9MB)
「陸地的盡頭,才是世界的開始。」台灣四面環海,東眺太平洋,然而多數人對海的想像不是停留在觀光層次,就是將其視為危險禁忌之所。本期《人籟》邀您以島民的身分與眼光,造訪南島民族的家鄉,一起航向遼闊的太平洋!
(封面攝影/林建享)
人籟論辨月刊 第78期 2011年一月號 《島觀太平洋》- (13.9MB)
「陸地的盡頭,才是世界的開始。」台灣四面環海,東眺太平洋,然而多數人對海的想像不是停留在觀光層次,就是將其視為危險禁忌之所。本期《人籟》邀您以島民的身分與眼光,造訪南島民族的家鄉,一起航向遼闊的太平洋!
(封面攝影/林建享)
「陸地的盡頭,才是世界的開始。」台灣四面環海,東眺太平洋,然而多數人對海的想像不是停留在觀光層次,就是將其視為危險禁忌之所。本期《人籟》邀您以島民的身分與眼光,造訪南島民族的家鄉,一起航向遼闊的太平洋!
(封面攝影/林建享)
目錄
論辨空間
01 基因與文化
撰文|江漢聲 繪圖|笨篤
讀未來
04 從愛爾蘭經濟危機談起
愛爾蘭的經濟危機並非只是個別國家的財政問題,而是對歐盟與全球金融體制的嚴重考驗。
撰文|詹文碩
人籟事件簿
撰文|江漢聲
人籟部落格
08 讀友迴響
10 人籟後台花絮
專輯
12 前言
14 立足台灣,看大洋諸島
撰文|吳思薇
溫暖的黑潮串連台灣和其他島嶼,形成一個「以海為路」的文化區域。而噶瑪蘭族更曾以精湛的航海技術,在歷史上留下不少珍貴記錄。
撰文|詹素娟
20 海底獨夫——夏曼.藍波安
夏曼.藍波安是個熱戀海洋的孤傲者,但他的背後卻似乎扛著整個原鄉的重量。
撰文|Yedda Wang
26 向著大洋前進——2007年Keep Rowing活動紀事
「船做了,就是要拿來划的!」達悟族人秉持著這樣的信念,將前所未有的 達悟大船划到台灣來。
撰文|夏黎明
三位學者與我們分享他們投入太平洋研究的因緣,以及未來的展望與期待。
撰文、整理|吳思薇
36 南島記憶五十載
岩佐嘉親這位醉心於南島文化的研究者,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?
文章、照片提供|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整理|吳思薇
40 太平洋群島的文化視界
太平洋島民獨特的文化視野,是人類最珍貴的禮物。
撰文│郭佩宜
48 大地有眼,看盡真實
斐濟的羅圖馬島島民在齊心合作下,有了第一部自己的電影,因此得以述說自己的故事。
撰文│Julia Wieting 翻譯│林虹秀 整理|吳思薇
密克羅尼西亞學會(Micsem)謙稱自己「每樣事情都做一點」,但其成就卻遠過於此。
撰文|Francis X. Hezel 翻譯|鍾長均
舞蹈創作者結合傳統知識與現代技巧,既解放了女性舞者的身體,也發展出更多元的作品主題。
撰文│Katerina Martina Teaiwa 翻譯│林虹秀
撰文|Richard A. Herr 翻譯|謝靜雯 整理|Nakao Eki
64 台灣太平洋研究發展芻議
台灣身為太平洋島嶼的一員,應如何建立自己的太平洋研究?或許應先從構築相關認同開始做起。
撰文│楊聰榮
70 結語:世界的開始
人文論辨
72 社區小農綠夢成真
撰文︱林小可 攝影|小春
心靈地圖
撰文|王志銘 照片提供|寶瓶文化
82 恐龍按門鈴
撰文、照片提供︱歐銀釧
作品
86 關於麗芙烏曼和那一張空椅
撰文、攝影│廖梅璇
國際
撰文︱楊雅祺
影像與想像
94 成長的儀式
撰文│鄭秉泓 劇照提供│海樂影業、開眼電影網
98 鏡之地獄
撰文│吳俞萱 劇照提供│向洋影業、開眼電影網
書評
104 台灣宗教儀式的太平洋觀點
撰文|Pamela J. Stewart & Andrew J. Strathern翻譯|林虹秀
106 帝國.消費.博覽會
撰文│辜振豐 攝影│莊媛晰
No customer comments for the moment.
Only registered user can post a new comment.
No products
Shipping
US$0.00
Total
US$0.00
No specials at this time